当前,在举国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为了铭记红色历史,繁荣红色文化,不忘初心使命,弘扬革命精神,7月24日,长安大学“起义火种·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陕西清涧县高杰村,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三下乡实践活动。
高杰村,地处黄河、无定河流域,自明清以来便是罕见的文化高地与科举名乡,白氏家族三百年间科甲蝉联,中举入仕者逾260人。然而,其最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于它是陕北革命的坚强堡垒和重要发源地。这里诞生了中共陕北特委主要领导人、清涧起义领导人白明善。在民主革命时期,尤其是1934年的“高杰村惨案”中,为保护组织有十七位烈士在三次集体屠杀中英勇就义,整个革命时期全村共牺牲三十位优秀党员和青年。白明善家族更是“满门忠烈”,七位亲属献身革命。高杰村由传统人文奇观转变为红色革命圣地,其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使其成为陕北革命斗争、陕甘宁边区建设及新中国解放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核心支点,红色文化深厚卓绝。

白明善烈士故居 原貌(左上) 修缮中(右上)修缮后(左下、右下)
在白明善烈士故居庄严的大门前,实践队采访了故居的义务讲解员,深入了解这位“陕北革命引路人”的成长环境、其故居保护修缮的历程以及高杰村群众对这位英雄六叔的深切缅怀与精神传承。置身于此,队员们深刻感受到,这朴素的院落不仅是烈士曾经居住的地方,更是一个诠释早期共产党人初心使命、播撒革命火种的精神原点。此次学习为实践队后续结合红色资源挖掘,助力乡村振兴提出建设性方案提供了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和深刻的情感积淀。队员刘笑杭感叹道:“从白明善烈士壮烈的一生中,我们学到的最核心精神就是:对崇高理想和信仰的无限忠诚,以生命诠释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气节!”

队员正在前往白明善烈士故居
在通往白明善烈士故居的古朴黄土小路上,实践队踏着承载历史的足迹缓缓前行。小路两侧,赭红色的墙壁无言矗立,仿佛凝固的岁月烽烟;几株苍劲的老榆在院角盘踞,斑驳树皮间迸出嫩枝,宛若先人未熄的信念在岁月里抽条生发。实践队围绕小路的地形环境与历史关联性展开现场讨论,想象着当年青年白明善如何从这条山径走向广阔的革命天地,又如何带着信仰回到故乡播撒火种。穿行于这条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初心之路”,队员曹钤钤深刻体悟到:“正是这方水土的厚重与抗争基因,铸就了烈士坚如磐石的革命品性。”
在白明善烈士故居的庄重展陈室内,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聚焦于详实的革命史料。队员们驻足在醒目的木质展板前,认真研读“白明善烈士简介”,通过展板上的黑色文字,详细了解了烈士幼年孤苦、求学绥德四师、受李子洲影响加入青年团并转为中共党员、成为“绥德四师最早入团的十位进步学生之一”的光辉起点,以及他奔赴上海、广州投身革命、回陕参与北伐宣传、组织领导清涧起义并在战斗中负伤的英勇事迹。展板旁,队员们被墙上的历史照片和白底展板内容所吸引:左侧队员凝神观看白明善烈士肖像及生平,右侧队员专注阅读补充资料,沉浸在对烈士革命轨迹的追溯中。这静默而专注的现场,是青春丹心对历史血火岁月的深情凝望。通过此次深入故居核心展区的学习,队员们更直观地触摸到白明善烈士从热血青年到坚定革命者、从莘莘学子到起义领导者的成长轨迹与精神内核,深刻感悟其“为有牺牲多壮志”的坚定信仰与奋斗精神。

队员参观白明善故居
实践队队长郑深元表示:“从白明善烈士的传奇一生与其不朽的纪念中,我们深刻领悟到:作为陕北革命的先驱和陕北特委领导人,白明善不仅是清涧起义的核心领袖,更是关键的“播火者”。他以生命守护组织秘密,实践了对共产主义的绝对忠诚,彰显了不可摧毁的革命气节,成为后人永恒的信仰丰碑。”
白明善烈士的英名与事迹已融入历史长河,他超越地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一颗闪耀星辰,不断激励后人接续奋斗,守护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理想。其意义超越乡土,关乎民族的精神根脉传承。未来,实践队深耕高杰村"革命火种摇篮"的统战资源价值,结合古村落底蕴,撰拟《红色统战资源赋能清涧振兴》报告,提出文旅融合、精神传承、产业联动的实践路径,为老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年智慧,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荣光。
(供图供稿:刘笑杭 供稿审核:曹琰波,王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