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7月22日,长安大学“起义火种·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队赴陕西清涧县笔架山,开展“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教育活动。
在笔架山之巅,储汉元、黄锦绣、白雪山三位烈士墓前,实践队队员们轮流向革命烈士致意。队长郑深元带领全体队员在烈士墓前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随后,队员们依次擦拭墓碑,认真阅读碑文,深入了解每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实践教育,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队员们被先烈们不畏牺牲、坚定信仰的精神深深感动,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

储汉元 、 黄锦绣 、 白雪山 三 位烈士之墓
在不远处的人民烈士纪念碑上,许光达将军题写的“为党为人民而牺牲永垂不朽”十二字熠熠生辉。纪念碑下,随着讲解员的诉说,实践队重点学习了储汉元、黄锦绣、白雪山三位烈士的英勇事迹。队员们被储汉元团长在解放清涧战役中身先士卒、壮烈牺牲的故事深深打动;黄锦绣烈士29岁便为革命献出生命的事迹,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信仰的力量;白雪山队长投身革命、鞠躬尽瘁的精神,更让队员们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这些鲜活的革命故事,为队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

成员轮流向烈士墓碑致意
在笔架山烈士陵园,实践队重点考察了2015年迁建至此的革命烈士纪念设施。队员们认真研读纪念碑文,学习王震将军“清涧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内涵,并围绕习仲勋同志“发扬革命传统,继承先烈遗志”的碑刻展开讨论。此外,实践队还采访了陵园工作人员,了解陵园迁建背后的历史意义及当地群众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情况。队员们深刻体会到,这座陵园不仅是缅怀先烈的圣地,更是激励后人奋进的精神坐标。在调研基础上,实践队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为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出青年视角的建议。

清涧县烈士陵园纪念碑

成员
瞻仰
烈士陵园题词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红色江山的来之不易。实践队队长郑深元总结道:"这次实践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让我们认识到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文化、服务基层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
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深入调研,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为革命老区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同时,团队将通过微视频等形式,在校内外广泛传播清涧的红色故事,让更多青年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属于青年一代的华彩篇章。
(供图供稿:郑深元 供稿审核:曹琰波,王儒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