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赓续革命精神血脉,7月18日,在指导老师杨海城的带领下,长安大学赴陕西商南“秦风益路·志合商南”暑期社会实践队先后走进商南县博物馆和商南县烈士陵园,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体悟红色文化、汲取奋进力量。
文物昭青史,史迹溯商魂
商南县博物馆,这座坐落于鹿城公园的综合性展馆,以“史前文明—商於古道—红色记忆”为脉络,陈列着390余件珍贵文物。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史前文明”“商南暴动专题展”等单元。一把把锈迹斑斑的梭镖、一张张写满标语的苏维埃纸币,将1929年“商南起义”和红二十五军转战陕南的历史鲜活再现,也让商南的文明脉络清晰可辨,这让实践队员更深刻理解了“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

(实践队在商南县博物馆合影)
英烈铸丰碑,园魂励后人
苍松肃立,丰碑无言。实践队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向长眠于此的英烈默哀,松涛声中,61位有名烈士与158位无名烈士的青石丰碑交相辉映,诉说着商南大地的英雄壮歌。作为新时代青年,实践队员更要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在国家发展中勇担使命。


(实践队瞻仰烈士纪念墙) (实践队观烈士名录)


(实践队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 (实践队擦拭烈士墓碑)
青春燃赤志,学子赴新程
参观结束后,杨海城老师寄语:“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地测学子要携科研成果深入田间,以专业助力老区振兴。”
社会实践的旗帜缓缓收起,队员们用脚步丈量红土地的每一步,都化作了实践报告里的赤诚文字。字里行间,是地测学子对红色历史的深刻感悟,更是以专业所长扎根乡村、助力振兴的坚定承诺 —— 让青春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书写属于新时代的担当篇章。
(供图供稿:胡芳 杨兴兰 廖承宇 梁翔 供稿审核: 杨海城 路婷)